科技巨頭的能源策略
亞馬遜、Google、微軟等科技巨頭布局核電
引領AI浪潮的科技巨擘們,早已嗅到了危機,並開始超前部署。在自身設下的嚴格潔淨能源目標下,零碳排的核能,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能源版圖中的關鍵拼圖。核電不僅能提供穩定、不間斷的基載電力,彌補了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間歇性,更成為確保AI算力不中斷的解決方案。然而,核能電廠的建造成本高、工期長,且存在安全疑慮。
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成為新選項
2024年 3月,全球最大雲端服務供應商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以6.5億美元收購賓州一座直接連接核能設施的資料中心園區。2024年10月,亞馬遜進一步宣布將資助華盛頓州多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建設,並投資一家建造這些反應爐的新創公司。雖然目前美國尚無 SMR 正式運轉,但其建造速度與成本可望優於大型核電廠。
同月,Alphabet 旗下的 Google亦宣布支持建設七座 SMR,總計新增500 MW(百萬瓦)核電裝置容量。第一座反應爐預計 2030 年啟用,其餘的則陸續在2035年前完工,為 Google全球資料中心與辦公室供電。
而微軟則在 2024年9月宣布,將支持重啟賓州一座核能電廠,並簽訂為期20年的供電協議,以確保其資料中心用電。
推動太陽能、風電與地熱等再生能源
除了核能外,科技巨頭們也投資於太陽能、風力發電(目前比核能更容易取得),以及地熱發電等其他形式的再生能源。然而,考量AI帶動的龐大電力需求,新增核能供給仍被視為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