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因素對投資人有影響嗎?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許多投資人可能會覺得需要「做些什麼」。然而,若能放在更完整的脈絡中思考,有助於確保無論選擇採取行動或維持觀望,皆經過審慎考量。
您的投資最終曝險於哪些貨幣?
對投資組合而言,最重要的觀察重點在於最終曝險於哪些貨幣。舉例來說,投資美國標普500指數雖屬於美股標的,但實際上已有相當程度的非美國市場曝險,因為該指數成分股約有40%的營收來自美國以外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天然的避險效果。
同樣地,雖然許多債券是以美元計價,但其收益可能來自非美元來源(例如新興市場債券)。在此情況下,持續投資於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或許是降低突發匯市波動風險的有效方式之一,而這也是投資人立即就能採取的行動。
新興市場與美元的關聯
有一種資產類別與美元走勢關聯較直接,那就是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 EM)。歷史經驗顯示,當美元走弱時,新興市場資產(包含股票、債券與現金)通常表現相對較佳;反之,當美元走強時,表現則相對承壓。
就目前而言,由於美國經濟和企業獲利相對強勁,而全球其他地區則受到貿易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干擾,在此情況下,我們評估或許可以提高對美國資產的配置比重。
然而,若未來美元走弱且持續數年,新興市場資產的表現有望受惠。只是就現階段來說,我們認為尚未到那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