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常常被視為一條漫長又複雜的道路,尤其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常讓人不知所措,新手買基金常會感到相當陌生。基金投資之所以受到廣大投資者青睞,主因在於它能透過專業經理人、分散投資標的,讓投資人有機會享有各類金融市場的成長果實,渣打銀行將從基礎概念開始,逐步帶領投資新手認識基金是什麼、新手如何買基金、新手買基金平台、基金淨值等事項,讓您了解新手買基金的流程與注意事項。

新手如何買基金?先認識基金是什麼!

基金是什麼?

基金是一種由專業機構或投信公司所設立的投資工具,透過募集眾多投資人的資金,進行多元金融商品的配置,例如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衍生性商品等。以下幾項特色,是基金受新手投資人歡迎的原因:

  1. 分散風險
    相較於直接單筆投入某家股票或債券,基金通常同時投資多家企業或多種類型標的,因此可大幅分散單一標的的風險。對新手而言,能有效避免「重壓一檔」的巨幅波動所帶來的心情起伏。
  2. 專業經理人管理
    基金由具有豐富投資經驗的經理人負責監管與操作,他們具備分析市場、尋找投資機會的能力,讓沒有時間或經驗的新手也能享受「專業」所帶來的效益機會。當然,經理人的選擇及其過往績效也是參考的指標之一。
  3. 門檻彈性
    基金特色就是,不需一次投入大筆資金,就能投資不同標的,讓資金不多的初學者也可逐步累積資產,同時也提供定期定額投資方式,對新手也是相當友善。
  4. 種類選擇多元
    基金的種類很多,包括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每個類型的投資策略與風險等級也各不相同,新手可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期望報酬,挑選適合的產品,彈性非常高。

基金的種類

前面提到,基金的種類多元,新手投入基金市場時,往往會被琳瑯滿目的各類產品淹沒,常見的有以下 5 種基金,如何在眾多選項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呢?

  1. 貨幣型基金
    • 投資標的:短期債券、定存、商業本票等貨幣市場工具。
    • 風險與報酬:風險相對較低,相應報酬也相對保守,較為適合作為停泊資金的工具。
    • 適合族群:資金周轉需求較高者,或非常保守的投資人。
  2. 債券型基金
    • 投資標的:各類政府公債、公司債、非投資等級債、投資等級債等。
    • 風險與報酬:風險比股票型基金低,但利率波動和信用風險仍需留意。
    • 適合族群:希望穩定收益、願意承擔中低風險的新手。
  3. 股票型基金
    • 投資標的: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可能聚焦單一國家、地區或產業。
    • 風險與報酬:風險相對較高,但長期報酬潛力也較大。
    • 適合族群:期望資本成長、能容忍波動、投資期限較長的新手。
  4. 平衡型或混合型基金
    • 投資標的:同時持有股票與債券,以取得股債平衡的特性。
    • 風險與報酬:介於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之間,波動相對穩健。
    • 適合族群:希望「股債兼顧」、追求穩定又不放棄成長機會的投資者。
  5. ETF(指數型基金)
    • 投資標的:追蹤特定指數(如加權指數、標普 500 指數等),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 風險與報酬:與指數表現同步,因為屬於被動式管理,管理費相對較低。
    • 適合族群:偏好透明度高、費用低、流動性好的投資管道,但仍要承受整體市場波動。

不同基金類型的投資標的是造成風險與報酬差異的主要因素。要挑選哪種類型的基金,不僅要考慮市場走向,更要檢視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投資期限。充分了解這些差異後,新手便能更有方向地進行下一步的挑選與規劃。

新手買基金前的自我評估

在開始挑選基金之前,做好自我評估能大幅降低投資失敗的機率,很多新手往往一頭熱就衝進股票型基金,結果承受不住市場所帶來的劇烈波動,因此,在購買前,以下幾點評估至關重要:

  1. 投資目標
    • 先問自己:為什麼想投資基金?是為了儲蓄買房、退休規劃,或只是想讓閒置資金多一點報酬?
    • 不同目標會影響投資策略和風險偏好,例如短期有資金需求的人,比較不適合投入高波動的基金。
  2. 資金狀況
    • 評估可投資的金額、儲蓄狀況以及每月現金流。
    • 如果可支配收入有限,可以考慮定期定額的方式,每月投入一小筆資金,累積投資金額。
  3. 風險承受度
    • 衡量自己對市場波動的耐受度,看到淨值下跌、帳面損失是不是就無法接受或感到焦慮?
    • 年齡、家庭經濟結構、工作穩定度等,都會影響風險承受能力。
  4. 投資期限
    • 短期投資(1 年內)通常不建議投資高波動的產品,除非資金是多餘且能承擔風險。
    • 若目標是 3 至 5 年甚至更長期的財務規劃,則可以考慮股票型或平衡型基金,期望透過長期複利達到資本增值。

完成以上自我評估後,您將更清楚什麼樣的基金類型符合自己的需求,也會理解應該承擔多大的風險。投資前的功課雖然麻煩,但卻能為日後避免許多遺憾與焦慮。

買基金的成本有哪些?

對於第一次投資基金的新手而言,除了要選擇基金、評估風險與了解投資策略外,更要清楚各種潛在費用,以免日後的獲利因費用而縮水。以下為常見的成本項目:

  1. 申購手續費
    也被稱作「銷售服務費」,通常在買入基金時依據申購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部分管道(如銀行、投信公司)可能會提供申購手續費折扣或優惠,但不同通路間費率可能有差異,新手在購買前應多加比較。
  2. 贖回手續費
    有些基金在持有未達一定天數或年限時,會收取遞延手續費。如果投資人因急需用錢而提早贖回,可能會支付較高的費用。建議在投資前先了解該基金對於「贖回」的規定,避免額外成本。
  3. 管理費與保管費
    這兩項費用會直接由基金淨值中扣除,投資人不必另外支付,但長期下來會影響總報酬率。

    • 管理費:基金公司聘請基金經理人、研究團隊所需的運作成本,通常以年費率計算。
    • 保管費:基金資產由保管銀行負責託管所需的保管費用,也常以年費率形式收取。
  4. 其他費用
    • 轉換手續費:若投資人將同一家投信公司旗下的基金互相轉換,也可能收取轉換費用。
    • 交易稅或其他行政費用:部分海外基金或特殊型基金,可能因區域規定而產生額外費用。
    • 匯差成本:若標的是外幣計價基金,新手也須留意換匯時的匯率與手續費等支出。

基金投資的成本並非只有看得到的「手續費」,一些隱形的管理與保管費也會默默影響實際報酬,建議仔細閱讀公開說明書與費用細項,才能對投資預期報酬有精準掌握。

新手要去哪裡買基金?

當您選定了想投資的基金,接下來就是去哪裡買的問題,基金的購買管道有很多種,常見的有:

  1. 銀行:若銀行有提供投資服務,可直接向銀行購買,通路普及、新手容易上手,且銀行理專能提供面對面諮詢,像渣打銀行就有基金投資的服務。
  2. 投信公司或投顧機構:直接向該基金的投信公司申購,部分申購手續費可能有優惠。
  3. 證券商:與投信公司或投顧機構相比,券商好處是可以同時買賣股票、ETF 或其他商品,不受限於基金。
  4. 網路平台:這類網路平台專賣基金產品,可比較不同基金的費用與績效,也常有手續費折扣。
  5. 保險公司:部分保險公司也提供投資型保單或基金平台,讓投資與保險結合。

在選擇購買管道時,也要考慮到「定期定額」與「單筆投資」哪種方式更符合自己的現金流與投資風格。

新手買基金教學! 3 步驟開始您的基金投資

第一次買基金要怎麼買呢?以渣打銀行為例,帶您一步一步做,開始您的第一個基金投資!

步驟一:開戶

首先,您需要擁有渣打銀行的存款帳戶,若尚未開立帳戶,可攜帶身份證明文件親臨分行辦理,成為渣打客戶後,不僅可以使用各項金融服務,也能開始投資。

步驟二:加開信託戶及風險評估

接下來會為您進行開立信託帳戶,並協助您完成「投資適合度分析(Customer Investment Profile,CIP)」評估,這個評估包含風險承受度、財務狀況、投資目標等面向,用以確保後續所挑選的基金產品,和您的投資風險及需求相符。

步驟三:開始投資

完成前面所有準備步驟後,您就能透過網路銀行、手機行動銀行、電話客服、理專等多個管道開始投資啦!是不是非常簡單呢?

新手如何挑選基金

要找到合適的基金,不僅需要選對「種類」,還要仔細篩選同類型基金中的「好」與「壞」。市場上的基金五花八門,即使是同一種股票型基金,因管理策略、經理人表現等因素,也會有明顯差距。以下幾個評選要素,能幫助新手更快掌握如何挑選優質基金。

  1. 基金績效與評等
    • 可以透過如晨星(Morningstar)等評等機構,或各交易平台所提供之參考資訊,觀看基金的評等與過去歷年績效,例如: 渣打基金排行榜。但要注意「基金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之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 檢視 3 年、5 年、甚至更長期的平均報酬率,評估基金在各種市場環境的抗震能力。
  1. 基金經理人背景與策略
    • 了解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經驗、是否有在其他基金有過優秀紀錄,或是否經歷不同的市場週期。
    • 檢查基金公開說明書中的投資策略,看重點是偏向哪種產業或區域,符合自己的風險與趨勢判斷。
  2. 費用結構
    • 基金會產生申購手續費、贖回費、管理費、保管費等,不同基金及不同銷售通路之間收費標準都有差異。
    • 費用雖小但長期下來影響巨大,尤其管理費、保管費是年年都會被收取,報酬率也會相對被吃掉一部分。
  3. 資產規模與市場評價
    • 一般來說,規模太小的基金可能流動性相對不佳,費用也可能較高;但規模太大的基金,在操作上也可能受限。
    • 多看看市場投資人或專家對該基金的口碑,評估其穩定度與經理公司能否長期提供優質服務。

新手買基金的重要心態

許多新手在投資基金時,往往因為情緒或流行趨勢,做出不理性的決定,以下整理幾個常見錯誤以及如何克服的方法,協助您在「新手如何買基金」的旅程中穩健前行。

  1. 避免追高殺低
    • 市場短期內漲勢驚人,不少人會害怕錯過而大筆買進,看似「搭上順風車」,但往往成為最後接棒的那個人。
    • 相反地,市場急跌時也常見投資人恐慌贖回,結果在低點賣出後又錯失反彈機會。維持紀律、遵守資產配置是最佳的防禦方式。
  2. 不盲目重壓單一熱門基金
    • 某些基金因為當年度績效亮眼或高度宣傳,迅速爆紅。但爆紅不代表長期優秀,市場環境若改變,波動會很大。
    • 隨時檢視該基金所投資的標的及產業週期,若是短期噴出的題材,過度重壓易增添風險。
  3. 長期投資勝於短期投機
    • 除了短期操作套利的專業交易員,多數新手較適合以「定期定額」方式長期累積。
    • 長期投資較能分散市場波動的影響,也能借助時間複利的效果,有機會慢慢滾出可觀的報酬。
  4. 建立正確的財務與心理準備
    • 投資一定有風險並非保證獲利,新手要有虧損的心理預期,並做好資金預留(緊急預備金)以應對突發情況。
    • 了解自己的投資性格,若容易為市場波動感到焦慮,不妨考慮選擇債券型基金或平衡型基金,從較低風險開始建立信心。
  5. 持續學習與檢討
    • 隨著市場與經濟環境的變化,投資策略也需要不斷更新。定期檢視基金表現、經理人動態和產業前景,適時調整組合。
    • 多閱讀財經書籍、關注市場情報,參加分享會或投資課程,提高自己的金融素養。

只要秉持「分散、紀律、理性」三大核心原則,即使是新手也能一步一步在基金世界裡扎穩腳步。千萬別忽視心理層面的影響,投資的成功除了數據與策略,更仰賴心態與自我約束,正因為市場無法完全預測,才需要長期穩定的心態與操作邏輯,才能降低踩雷機率,在追求報酬與控制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1. 本文所載資訊僅供一般參考用途,並非投資的依據或投資建議,且無意作為買賣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的請求或要約。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且投資人應依其本身之判斷投資,並自行負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本文件著作權屬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任何人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引用。
  2. 境內、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並確認已充分瞭解基金投資特性與相關風險。基金相關資訊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s://www.fundclear.com.tw/)或基金公司網站查詢)。
  3. 投資基金所可能產生之相關風險與損失,包括但不限於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本金虧損、匯率損失、或基金解散、清算、移轉、合併等風險,投資人之投資決定應依本身判斷為之,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其最大可能損失為全部之信託本金。
  4. 基金申購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基金之投資資產或標的;且基金投資非屬存款保險條例、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範圍。

您即將離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網站。

您即將離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網站。若您同意繼續請選擇「進入網站」,若不同意繼續請關閉本視窗。

提醒您!離開本行網站後,進入業者經營的網站,則不屬本行控制與負責範圍內,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等,將由該業者自行負責。

進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