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無人機、大數據、3D列印,這些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購物的方式?

Image of package being delivered by a drone

3 Nov 2020

Home > News > 無人機、大數據、3D列印,這些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購物的方式?

當您想買一台車,您會怎麼做?大部分的人大概會到汽車展示中心挑選車子。但想像如果您可以在家上網挑車,輕鬆客製您想要的配件,然後讓車子在三天內就送到您的家門口。聽起來挺方便的吧?以上是渣打銀行全球交易業務部負責人Lisa Robins去年在一場由SAP主持的研討會上談到供應鏈發展時所提出的一個未來的假想情境。而這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會成為現實。

讓我們看看科技還有可能透過哪些方式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

Image of machine printing

東西用印的,資源不浪費

就像《星際迷航記》裡的複製器一樣,3D列印機可以透過電子檔案印出三維度的實體物品。例如在短短四十八小時內印出一間小房子,或是透過列印器官解決全球的器官移植缺口。3D列印有無可限量的應用潛力。

3D列印也可以讓我們用更永續的方式製造衣物和鞋子。例如,透過3D列印製作商品只需要消耗完全剛好的材料量,進而減少餘料浪費的問題。

丹麥時裝品牌Son of a Tailor表示,採用3D列印製作衣物使他們的餘料量從原先的百分之二十降到了低於百分之一。

3D列印可以使用的材料也非常廣泛,包含回收材料。為了證明此技術的潛力,運動品牌adidas運用一台3D列印機加上融化後的廢棄漁網塑膠,印出了一雙概念運動鞋的鞋底。將這些創新環保手法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讓供應鏈的每一個階段都更加具備永續性。農場可以減少棉花的產量,工廠也可以減少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垃圾。



Image of a factory filled with machines

不斷演化的科技將如何影響供應鏈?

了解機器人時代是否即將來臨。

瞭解更多




Image of warehouse

包裝交給機器人,運送交給無人機

3D列印讓我們的購物方式更具永續性,而另一方面,機器人和無人機則讓我們可以更快取得網路上買的商品。

自動化有助於減輕倉庫的工作量。在科幻電影裡,機器常被描繪為人類的敵人。但在一些智慧化倉庫中,人類和機器可說是合作無間。

以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為例。在該公司旗下的一些智慧化倉庫中,可以看到小型機器人四處奔波,為員工們移動棧板與其他重物。貨物裝箱與密封則可以交給機器手臂。雖然員工們還是要親自將物品提到輸送帶上,但後續的裝箱工作就能由機器一手包辦。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未來趨勢的無人機送貨也終於要成為現實。無人機在COVID-19疫情期間證明了它們的價值,在這段必須避免人與人接觸的時期,為我們承擔了運送食物與救命藥物的任務。談到COVID-19危機在世界各地如何加速無人機的應用,世界經濟論壇的Harrison Wolf 預測「無人機送貨的黃金時代」很快就要來臨,因為大眾對於使用無人機的觀感已經改變。他指出:「航空旅客減少了百分之九十,道路流量因居家管理命令而大減,這間接地也讓無人機[…]的潛在風險大幅降低。同時,市場也越來越強烈地要求更加簡化的無人機應用方式,以更有效地運送重要物資、輔助社交距離,以及提升必要工作者的效率。」

無人機要成為永久的商業宅配選項已經是遲早的事了。

沒有資金就沒有供應鏈

遠在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之前,企業得先思考如何確保供應商有足夠的資金。缺乏資金是中小企業(包含許多您最愛的品牌)最常面臨的其中一個問題。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估計,全球每年的中小企業資金缺口總額高達五兆兩千億美元。

當中小企業無法獲得所需的資金,連員工的薪水都可能支付不出來,更別說是無人機或3D列印機。最終的結果是生產停滯、交貨延遲、顧客不滿。COVID-19加快了供應鏈去中心化的速度,此趨勢估計並不會因疫情結束而趨緩,因此解決資金缺口對於建立強韌的供應鏈將變得更加重要。這就是金融機構可以有所貢獻的地方。我們可以提供供應鏈所需的資訊與資金。

在今年的Infor亞太區供應鏈線上高峰會上,渣打銀行的交易產品總監Ashish Kohli談到了數據對於縮小資金缺口以及預測供應商績效目標的能力。數據讓銀行能夠以更全面的視野檢視供應鏈,並在為時已晚之前向有困難的供應商提供金融服務,從而幫助維持供應鏈的運轉。Ashish希望在未來能夠通過這類數據來幫助彌平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

雖然我們無法確切預測科幻何時會成為現實;3D列印何時會成為居家必備的設備;或是無人機何時會成為商業交貨的常態。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還有許多令人期待的發展在等著我們。而做為一家銀行,我們也將持續支持我們的客戶進行數位轉型,並幫助全球的供應鏈向前運轉。

點此了解我們如何支持全球供應鏈與推動創新

瞭解更多